什麼是助拉成型?這是解決真空成型深度拉伸的關鍵

真空成型深度拉伸的天然限制

在真空成型製程中,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就是深度拉伸。當您試圖製作一個較深的盒子或外殼時,會發生一個不可避免的物理現象:

塑膠板材最先接觸模具的頂面或邊緣會停止拉伸,保持原始厚度;但側壁與底部的角落則會被這股拉力極度拉伸,變得像紙一樣薄。這會嚴重影響產品的結構強度與耐用性。

為了解決這個根本問題,助拉成型技術應運而生。

什麼是助拉成型?

助拉成型並不是一種獨立的成型方式,而是在真空成型機台上加裝的一套輔助裝置。

它通常是一個由耐熱材料製成、形狀類似產品內腔的栓塞或柱塞。

其核心作用是在抽真空之前,先以純機械方式將加熱軟化的塑膠板材預先推入模穴的深處,將材料做一次預分配。

助拉的運作原理 (三步驟)

助拉的介入,改變了材料的拉伸時機與分佈。

步驟一:板材加熱

如同標準的真空成型,塑膠板材被均勻加熱至理想的可塑狀態。

步驟二:助拉裝置下壓 (關鍵步驟)

在抽真空之前,助拉裝置從板材上方下降,將軟化的板材預先推擠並拉伸到模穴的深處。這一步能將更多材料預分配到底部與角落。

步驟三:啟動真空成型

助拉裝置停在定位後,真空系統立刻啟動,將已經被預拉伸過的板材完全吸附並貼合於模具的最終表面。

助拉成型的核心優勢

1. 大幅改善壁厚均勻度

這是最大的優勢。它解決了傳統真空成型角落過薄、頂部過厚的致命缺陷,使成品整體的強度更一致、更可靠。

2. 允許製造更深的產品

有了助拉,就能挑戰過去無法實現的深度拉伸比,製造出更深、更複雜的零件,拓展了真空成型的應用範圍。

3. 降低材料成本

由於壁厚更均勻,您可以使用更薄的起始板材來達到相同的最薄處強度要求,這能顯著降低量產時的材料成本。

何時需要使用助拉成型?

一個簡單的判斷法則是檢視拉伸比,也就是零件的深度與其開口寬度的比例。

專業經驗判斷: 當拉伸比大於 1:1 時,例如一個 10 公分寬、10 公分深的盒子,厚薄不均的問題就會非常明顯。此時,導入助拉成型是確保品質的必要手段。

對於拉伸比大於 2:1 的極限設計,助拉更是唯一的解決方案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