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三種銑削方式的主要差別在於刀具能夠移動和旋轉的自由度,直接影響加工能力和適用範圍。
3軸銑削
- 運動軸向:X、Y、Z三個線性軸
- 刀具方向:垂直於工作台,方向固定
- 特點:
- 最基本、最常見的加工方式
- 適合加工平面、2.5D輪廓、簡單曲面
- 無法加工底切、深腔等複雜幾何
- 設備成本低,編程簡單
- 需要多次重新夾持工件來加工不同面
4軸銑削
- 運動軸向:X、Y、Z三軸 + A軸(繞X軸旋轉)或B軸(繞Y軸旋轉)
- 刀具方向:可透過旋轉軸改變角度
- 特點:
- 可加工圓柱面、螺旋槽等旋轉特徵
- 減少工件重新夾持次數
- 常見於加工軸類零件、葉輪等
- 可進行分度加工或連續旋轉加工
- 成本介於3軸和5軸之間
5軸銑削(五軸聯動)
- 運動軸向:X、Y、Z三軸 + A/B兩個旋轉軸(或A/C、B/C組合)
- 刀具方向:可在任意角度接近工件
- 特點:
- 能夠一次裝夾完成複雜曲面加工
- 可加工深腔、底切、複雜自由曲面
- 刀具可保持最佳切削角度,提高表面質量
- 縮短加工時間,提高精度
- 適用於航空航天、醫療設備、模具等高端製造
- 設備與編程成本最高,需要專業操作技能
選擇考量
- 零件複雜度:越複雜越需要高軸數
- 精度要求:5軸可減少裝夾誤差
- 生產批量:小批量複雜件適合5軸,大批量簡單件用3軸更經濟
- 預算:設備投資差異可達數倍甚至數十倍
簡單來說:軸數越多,加工靈活性越高,但成本和操作難度也相應增加。
👉 CNC 是什麼?從車削到銑削的基礎原理
👉 塑膠厚板真空成型後加工:CNC 切割與鑽孔技術
👉 五軸 CNC 如何加工自由曲面模具
👉 模具加工公差與刀具選擇指南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