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彙整: PP

食品接觸用押出型材完整指南:15 個關鍵 FAQ 解答

在食品加工、包裝和餐飲設備中,塑膠押出型材(如密封條、管件、墊片)的安全性至關重要。然而,圍繞食品級的法規、材料選擇和生產規範,存在許多複雜的細節與常見誤解。。

法規認證類

Q1: 哪些塑膠材料可用於食品接觸應用?
A: 常見的食品級押出材料包括:PE (聚乙烯)、PP (聚丙烯)、PVC (聚氯乙烯)、矽膠、以及 TPE (熱塑性彈性體)。 關鍵點是,並非材料類型符合即可,而是必須使用符合法規的食品級配方,這代表其基礎樹脂與所有添加劑(如安定劑、色母)都必須符合規範。

Q2: FDA 認證和 FDA 符合性有什麼差異?
A: 這是最常見的誤解:

  • FDA 不直接認證材料: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(FDA) 不會核發「認證證書」給塑膠材料或製造商。
  • FDA 符合性: 指的是材料配方中使用的所有成分,均符合 FDA CFR Title 21 (美國聯邦法規第21篇) 中的相關規範。
  • 製造商責任: 由材料供應商和型材製造商負責確保其產品符合性,並能提供相關的測試報告或聲明文件。
    因此,正確的說法應是「符合 FDA 食品接觸法規」,而非「通過 FDA 認證」。

Q3: 需要提供哪些文件來證明食品級符合性?
A: 一份完整的符合性文件應包含:

  • FDA 符合性聲明
  • 材料安全數據表 (SDS/MSDS)
  • 遷移測試報告(證明有害物質不會遷移到食品中)
  • 原料清單(列出所有添加劑和助劑)
  • 第三方測試報告(如 NSF、SGS 等實驗室出具)
  • 生產履歷追溯文件

Q4: 歐盟和美國 (FDA) 的食品接觸法規有何不同?
A: 兩者在架構和要求上存在主要差異:

  • 法規架構: 歐盟有統一的 Regulation (EU) No 10/2011 作為主要規範;美國則依據 CFR Title 21 中的不同章節。
  • 測試方法: 歐盟要求進行整體遷移和特定遷移測試;FDA 則依材料和應用分類有不同規範。
  • 核准清單: 歐盟有嚴格的正面清單,只有清單上的物質才能使用;FDA 部分採用 GRAS (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,公認安全) 制度。
  • 標示要求: 歐盟要求產品標示適用食品接觸的酒杯叉子符號。
    若產品銷往多國市場,建議應確保同時符合兩地的法規。

材料選擇類

Q5: 食品級材料的公差控制會比工業級困難嗎?
A: 通常沒有明顯差異。公差能力主要仍取決於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(例如 PVC 的尺寸穩定性優於 TPE),而非是否為食品級。 食品級與工業級的主要區別在於:

  • 原料純度: 食品級使用更純淨的原料和經核准的添加劑。
  • 生產環境: 需要更嚴格的衛生管控,防止交叉污染。 但需注意,某些食品級配方可能因添加劑受限,而輕微影響其加工性能。

Q6: 透明材料比不透明材料更容易獲得食品級認證嗎?
A: 不一定。透明度與食品安全性無直接關聯。

  • 透明材料(如 PETG、PC)可能因含有雙酚 A (BPA) 等物質而受到限制。
  • 不透明材料可能因為添加的「著色劑」不符合食品級規範而違規。 關鍵在於產品中的所有成分(包括基礎樹脂和著色劑)都必須符合食品級要求。一般而言,原料的自然色和白色通常較容易取得食品級規格。

Q7: 食品級 TPE 和矽膠如何選擇?
A: 兩者選擇的關鍵考量點不同。在耐溫範圍上,TPE 一般為 -40°C 至 80°C,而矽膠則可達 -60°C 至 200°C。成本方面,TPE 較低,矽膠較高。加工性上,TPE 易於押出且速度快,矽膠則較困難並需要硫化程序。對於耐油脂與耐老化性,矽膠表現優良,TPE 則為中等(視配方而定)。

建議:如果您的應用需要耐高溫(如烘焙器具、蒸煮設備)或要求優異的耐用性,應選擇矽膠。如果產品應用於常溫或冷藏(如密封條),且對成本較敏感,則 TPE 是更合適的選擇。

設計與製造類

Q8: 食品接觸型材在設計上有哪些特殊要求?
A: 關鍵設計原則是易於清潔和避免細菌滋生:

  • 避免死角積污: 應多使用圓角設計而非銳角,使清潔更容易。
  • 光滑表面: 盡可能要求光滑的表面(例如建議表面粗糙度 Ra ≤ 0.8μm),以減少細菌附著。
  • 可拆卸設計: 若型材是組件的一部分,應考慮可拆卸設計,以便定期深度清潔。
  • 避免多孔結構: 海綿狀或發泡材料難以徹底清潔,不建議用於直接接觸食品的表面。
  • 排水考量: 設計應避免積水殘留。

Q9: 食品級型材的顏色選擇有限制嗎?
A: 是的,有嚴格限制。用於食品接觸材料的著色劑必須:

  • 符合 FDA CFR 21 Part 178.3297 (著色劑清單) 的規範。
  • 或符合歐盟 EU 10/2011 附錄中的核准物質。 一般來說,深色和鮮豔的顏色(如紅色、亮黃色)較難取得食品級規格的色母。最常見的食品級顏色是:白色、黑色、自然色(原料本色)和淺灰色。

Q10: 食品級型材需要特殊的生產環境嗎?
A: 是的。為了防止交叉污染,食品級生產有更嚴格的要求:

  • 環境衛生: 生產區域需定期清潔消毒,控制灰塵和污染源。
  • 材料隔離: 食品級與非食品級的原料和成品必須嚴格分區存放。
  • 設備清潔: 換料時(特別是從非食品級換到食品級時)需徹底清機。
  • 人員管理: 操作人員需遵守衛生規範(如穿戴髮網、手套)。
  • 追溯系統: 必須有完整的批次記錄和追溯能力。 部分專業廠商會進一步申請 ISO 22000 或 FSSC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認證。

測試與驗證類

Q11: 食品接觸測試需要多久?費用如何?
A: 時程與費用依測試項目多寡而定,大致參考如下:

  • 整體遷移測試:約 2-3 週。
  • 特定遷移測試:約 3-4 週(視項目數)。
  • 感官測試(氣味、味道):約 1-2 週。
  • 完整的符合性評估(包含多項測試):可能需要 4-6 週。 建議在正式開模前,先以材料樣片進行預測試,避免投入模具費後才發現材料不符合法規。

Q12: 已經有材料供應商的 FDA 符合性報告,還需要做產品測試嗎?
A: 視情況而定。

  • 如果您的產品是使用單一材料直接押出,且未添加任何色母,那麼材料商的報告通常已足夠。
  • 若有以下情況,則強烈建議將「最終產品」送測:
    1. 生產過程中添加了著色劑或改質劑。
    2. 產品是使用多種材料共押出成型。
    3. 產品經過二次加工(如熱壓、黏合)。
    4. 應用於特殊條件(如高溫、接觸高油脂或酸性食品)。 最保險的做法是,對最終產品進行一次驗證測試,特別是需要出口的產品。

應用與維護類

Q13: 食品級型材可以承受洗碗機清洗嗎?
A: 這完全取決於材料的選擇:

  • 可耐洗碗機材料: 矽膠、PP (聚丙烯)、以及某些耐高溫的高階 TPE(需確認耐熱達 80°C 以上)。
  • 不建議材料: 一般 PVC、低溫 TPE(在洗碗機 70-90°C 的高溫下可能變形或劣化)。 設計時應明確考量材料的耐溫性、耐洗滌劑的化學性,以及長期的水解穩定性,並清楚標示產品是否適用於洗碗機。

Q14: 食品級認證有效期多久?需要定期重新認證嗎?
A: 符合性本身沒有固定有效期限,前提是:

  • 材料配方和製程沒有任何更改。
  • 供應商或製造地沒有變更。 但是,在以下情況需要重新評估或測試:
  1. 法規更新: 例如歐盟的正面清單新增了某些物質的限制。
  2. 客戶要求: 許多通路商或品牌客戶會要求 2-3 年內更新的測試報告。 建議建立定期審查機制,持續關注法規動態。

Q15: 如何在產品上標示食品級或食品接觸安全?
A: 標示時須謹慎並遵守規範:

  • 歐盟: 必須標示酒杯叉子符號」♲,或明確文字如 “For food contact”。
  • 美國: FDA 沒有強制性的標示要求,但廠商可自主標示 “Food Grade” 或 “FDA Compliant”。
  • 避免誤導: 絕對不可宣稱FDA 認證或FDA 核准,這是錯誤且違規的說法。 建議標示內容可包含:
  • “Food contact safe” (食品接觸安全)
  • “Meets FDA 21 CFR 177.xxxx” (符合 FDA 相關法規)
  • “符合食品接觸安全標準”
  • 標示清楚的溫度使用範圍

HDPE vs. PP 塑膠,哪個更適合您的專案?

最常見的兩種低成本塑膠

HDPE 高密度聚乙烯 和 PP 聚丙烯 是世界上產量最大、應用最廣的兩種塑膠。它們都屬於聚烯烴家族,價格低廉、重量輕且耐化學性優異。

然而,它們在耐溫性與耐疲勞性上的根本差異,決定了它們截然不同的應用。為您的專案選擇正確的材料,是確保功能與成本效益的關鍵。

1. HDPE 高密度聚乙烯

HDPE 是一種以韌性與耐用性著稱的材料。

  • 核心特性:
    1. 優異的耐寒性: 這是 HDPE 的關鍵優勢。它在低溫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耐衝擊性,不易脆裂。
    2. 高剛性與強度: 在聚乙烯家族中,HDPE 的密度最高,因此更硬、更堅固。
    3. 耐化學性: 能抵抗多種酸、鹼與溶劑。
  • 主要限制: 耐熱性不如 PP,無法用於高溫或蒸汽消毒。
  • 典型應用: 牛奶瓶、洗髮精瓶、化學品儲存桶、戶外垃圾桶、塑膠管材。

2. PP 聚丙烯

PP 是一種用途極廣的材料,以其耐熱性和耐疲勞性聞名。

  • 核心特性:
    1. 優異的耐熱性: PP 的熔點較高,可承受 100°C 以上的溫度,使其成為可微波加熱或蒸汽消毒的理想選擇。
    2. 頂尖的耐疲勞性: PP 幾乎不會斷裂。這使其成為製造活頁鉸鏈的唯一材料,例如瓶蓋與盒蓋。
    3. 重量最輕: 密度是所有塑膠中最低的之一。
  • 主要限制: 耐寒性差,在低溫環境下會變脆。
  • 典型應用: 食品容器 可微波餐盒、瓶蓋 活頁鉸鏈、醫療器材 需消毒針筒、汽車電池外殼。

HDPE vs. PP:關鍵決策點

  • 您的產品需要耐高溫嗎? 例如醫療消毒或微波爐。選擇 PP。
  • 您的產品需要活頁鉸鏈設計嗎? 例如可開合 180 度的蓋子。選擇 PP。
  • 您的產品需要在寒冷戶外使用嗎? 例如戶外垃圾桶或雪具。選擇 HDPE。
  • 您的產品需要更堅固的瓶身嗎? 例如大型化學品儲罐。選擇 HDPE。

塑膠材料ABS、PC、PP 特性差異解析

選對塑膠,是產品開發成功的第一步

在塑膠射出成型領域,ABS、PC 和 PP 是最普及的三種熱塑性材料。然而,它們的物理特性與成本卻有天壤之別。

選擇 PC 來做一個拋棄式餐具,會導致成本過高;選擇 PP 來做一個需要精密卡合的電子外殼,又可能強度不足。選錯材料,是產品開發中最昂貴的錯誤之一。

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三種材料的關鍵差異,幫助您在專案初期就做出明智決策。

快速比較表:ABS vs. PC vs. PP

ABS (丙烯腈-丁二烯-苯乙烯)

ABS 是一種綜合性能非常均衡的工程塑膠,堪稱萬用型材料。

  • 核心優勢:
    1. 易於後加工: ABS 最大的優點是表面光澤度好,非常容易進行塗裝、印刷、電鍍等二次加工,讓產品外觀極具質感。
    2. 性能均衡: 它在強度、韌性、耐溫性之間取得了絕佳的平衡,不像其他材料有明顯的極端偏科。
    3. 成本適中: 價格介於昂貴的 PC 與廉價的 PP 之間,性價比高。
  • 主要限制:
    • 耐候性差: 在紫外線 UV 照射下會快速黃化、脆裂,不適合長期戶外使用。
    • 耐化學性差: 容易被酮類、酯類溶劑侵蝕。
  • 最適合的應用:
    • 室內用電子產品外殼,如滑鼠、鍵盤、印表機。
    • 需要電鍍的零件,如汽車水箱護罩、衛浴旋鈕。
    • 玩具,如樂高積木 LEGO。

PC (聚碳酸酯)

PC 俗稱防彈膠,是一種以強悍著稱的高性能工程塑膠。

  • 核心優勢:
    1. 頂尖的耐衝擊性: 這是 PC 的金字招牌。其強度遠高於 ABS 和 PP,是製作防護裝備的首選。
    2. 高透明度: 具有接近玻璃的透光率,是透明材料的最佳選擇之一。
    3. 高耐溫性: 能承受 120°C 以上的高溫,適合用於高溫環境或需蒸汽滅菌的場合。
  • 主要限制:
    • 成本高昂: 價格顯著高於 ABS 與 PP。
    • 耐化學性差: 易受清潔劑、有機溶劑侵蝕,可能導致應力開裂。
    • 加工難度高: 射出時需要高模溫與高射壓,對模具鋼材的要求也較高。
  • 最適合的應用:
    • 防護用具,如護目鏡、安全帽面罩、防暴盾牌。
    • 光學產品,如車燈罩、透鏡 Lens。
    • 需耐高溫的透明產品,如嬰兒奶瓶、醫療消毒盒。

PP (聚丙烯)

PP 是產量最大、應用最廣的通用塑膠,它的最大王牌就是成本安全性

  • 核心優勢:
    1. 成本極低: 價格在三者中最低廉,是大量生產拋棄式用品的首選。
    2. 頂尖的耐化學性: 具備優異的抗酸、抗鹼、抗溶劑能力。
    3. 食品級與高安全性: PP 本身無毒,符合 FDA 標準,是食品容器和醫療器材的最愛。
    4. 耐疲勞性: 具備優異的耐彎折性,是製作「活頁鉸鏈」Living Hinge 的唯一選擇,如瓶蓋。
  • 主要限制:
    • 耐溫性較低: 特別是耐寒性差,在低溫下易變脆。
    • 表面難加工: 材料本身具惰性,難以塗裝、印刷或用膠水黏合。
    • 收縮率大: 射出成型時尺寸較不穩定,不適合高精密零件。
  • 最適合的應用:
    • 食品包裝,如微波餐盒、優格杯、瓶蓋。
    • 醫療用品,如拋棄式針筒、藥瓶。
    • 需耐化學的容器,如實驗室燒杯、汽車電瓶外殼。

如何為射出成型專案選擇合適的塑膠材料?(PP, ABS, PC, POM 比較)

選錯材料,輕則產品功能不符預期、手感差,重則可能導致批量生產後才發現脆裂、變形、或無法通過安規認證,造成鉅額損失。

選材的 3 大核心考量:強度、耐溫、成本

市面上的塑膠材料上千種,但對於多數專案,您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開始篩選:

  1. 機械強度: 您的產品需要承受多大的衝擊?是需要像 PC 一樣的耐衝擊性,還是像 POM 一樣的高剛性與耐磨性?
  2. 耐溫性: 產品是否會在高溫環境(如引擎室、戶外曝曬)下運作?這決定了您需要關注的熱變形溫度。
  3. 成本: 這是最現實的考量。PP 的成本可能只有 PC 或 PA 的三分之一。您必須在性能與預算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。

5 種最常見的射出成型材料特性 (表格比較)

為了幫助您快速決策,我們整理了五種最普及的工程塑膠。它們涵蓋了從低成本日用品到高規格工業零件的絕大多數應用。

1. PP (聚丙烯)

  • 關鍵特性:
    • 成本最低: 價格非常便宜,是大量生產的首選。
    • 耐化學性: 耐酸、耐鹼、耐多種化學溶劑。
    • 高韌性 (耐彎折): 具有出色的「鉸鏈」特性(例如:活頁蓋),可反覆彎折而不易斷裂。
    • 食品級: 本身無毒,是食品容器和醫療器材的最愛。
    • 重量輕: 密度是五者中最低的。
  • 常見應用:
    • 食品容器 (微波餐盒)、瓶蓋、醫療器材 (針筒)、收納箱、汽車保險桿。

2. ABS (丙烯腈-丁二烯-苯乙烯)

  • 關鍵特性:
    • 綜合性能均衡: 它是最均衡的材料,在強度、韌性、耐溫和成本之間取得了最好的平衡。
    • 易於後加工: 表面光澤度好,非常容易進行電鍍、塗裝、印刷。
    • 強度高: 具有良好的剛性與耐衝擊性。
  • 常見應用:
    • 電子產品外殼 (滑鼠、鍵盤、電腦外殼)、儀表板、玩具 (如樂高積木)、安全帽。

3. PC (聚碳酸酯)

  • 關鍵特性:
    • 高透明度: 具有如玻璃般的透明感,透光率極佳。
    • 極佳的耐衝擊性: 俗稱「防彈膠」,是透明材料中強度最高的。
    • 尺寸穩定性: 在不同溫度下,尺寸變化小,非常精密。
    • 耐溫性 (中高): 熱變形溫度高於 ABS 和 PP。
  • 常見應用:
    • 護目鏡、車燈罩、透明水瓶、CD/DVD 光碟片、防暴盾牌。

4. POM (聚甲醛 / 塑鋼)

  • 關鍵特性:
    • 高硬度與高剛性: 具有金屬般的剛性,被稱為「塑鋼」。
    • 極佳的耐磨性: 摩擦係數極低,具「自潤滑」特性,非常耐磨。
    • 耐疲勞性: 適合用於需反覆受力的零件。
  • 常見應用:
    • 齒輪、軸承、扣具 (如背包扣)、拉鍊、汽車零件 (如油泵)。

5. PA (尼龍 / 聚醯胺)

  • 關鍵特性:
    • 耐高溫: 熱穩定性好,是五者中最耐高溫的 (特別是 PA66)。
    • 耐化學性 (耐油): 對機油、汽油等碳氫化合物有極佳的耐受性。
    • 高韌性與耐磨性: 兼具強度與韌性,不易脆裂且耐磨損。
    • (缺點) 吸濕性: 容易吸收水氣,可能導致尺寸和強度變化。
  • 常見應用:
    • 引擎室零件 (如進氣歧管)、高負載齒輪、束帶 、腳輪、釣魚線。

專家建議: 如何根據您的應用場景來選擇?

只看規格表是不夠的,有經驗的工程師會根據實際使用情境來選材。

1. 應用場景:戶外用品 (需抗 UV)

  • 陷阱: 許多人會選用 ABS 或 PC,但標準等級的 ABS/PC 在紫外線 (UV) 照射下會快速黃化和脆裂。
  • 專家建議: 應指定抗 UV 等級的 PC 或 ABS (通常會添加 UV 穩定劑)。更好的選擇是改用 ASA 材料,它被稱為戶外級的 ABS,具有優異的耐候性。

2. 應用場景:醫療器材 (需滅菌 / 生物相容性)

  • 陷阱: 誤用一般食品級材料。
  • 專家建議: 必須選用醫療等級 (Medical Grade)的塑膠。如果產品需要高溫蒸汽滅菌,耐溫僅 100°C 左右的 PP 就不適合,應改用可承受 121°C 以上的醫療級 PC。

3. 應用場景:食品接觸 (需 FDA 認證)

  • 陷阱: 認為所有塑膠都一樣。
  • 專家建議: 這是最基本的要求。材料必須通過 FDA (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) 或相關的食品接觸認證。最常見且成本最低的選擇是食品級 PP